设计分享|暮去朝来,从红砖青瓦中寻找艺术背后的老上海弄堂:上海田子坊
苏露 四川黑牛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时间给城市留下岁月的痕迹,也在不知不觉间以环境空间设计和商业场景营造为生活增添进历史气息。
上海市泰康路打浦桥坐落着一条小街道,集聚着艺术文化气息和老上海弄堂风味,街外古旧的门廊毅然伫立——田子坊。
上世纪的建筑风貌,现代的商业特征,以展览展示、景观雕塑和商业美陈,打造出集聚现代时尚与时代记忆的老上海弄堂。
田子坊在1988年还是一条马路集市,在1998年集市入室后,改造成具有人文气息的现代创意集聚地,颇有种苏荷区的味道。
取意中国古代画家“田子方”的名讳,以艺术作为基调,将街道小厂、废弃仓库、平常人家改造为具有文艺气息的创意区。
保留里弄民居的风情和老上海民俗风味,仍然使用上世纪80年代的信箱,结合1933年建成的门廊和红砖房弄堂,散发着古老气息。
增添画廊、摄影展、创意店铺、咖啡厅等文艺性质商业,将艺术与弄堂的生活气息结合,整体呈现出老上海居民的慵懒气息。
弄堂内的厂房被改造成艺术工作室,吸引大批艺术家入驻,以艺术作为文化基调,陶冶着居民生活情操。
在体现上世纪工业革命遗留下的建筑风格外,还展现了不同种类艺术的风格和氛围,带人在时光中来回奔跑。
如此的艺术弄堂,把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对过往生活的怀念融合进场景中,也将中国文化性质产业不断壮大,推向世界。
苏露